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最新动态 >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 科技成果转化量质提升

发布日期:2021-3-15    来源:技术转移公共平台    返回列表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下线;5G成功商用;国产芯片、操作系统和计算机整机自主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跻身世界前列;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应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冲刺之年,是“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谋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挑战的科技攻坚之年。在这关键的一年,我国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发展潜能有效激发,产业化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创新投入方面,我国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4426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在科技实力方面,2020年全国授予专利权363.9万件,比上年增长40.4%。2020年年末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预计达15.8件,比上年末增加2.5件。

       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

       当前,技术研发与技术转化一体化的趋势日渐明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的线性科研模式正在被实践打破,科学、技术与工程开始并行发展,技术要素的产生和配置出现新范式,大量技术成果来源于产业或工程,并跨越独立的转化阶段,直接应用于产业发展。

       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顺应了技术创新范式变革的新趋势,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面向企业需求进行精准化“定制”研发,有效带动了以产业创新为导向的技术研发活动,促进了一大批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

       为进一步从政策上给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松绑”,赋予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2020年3月,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百城百园”行动的通知;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科技部、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6月,科技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发展的通知》……

       此外,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加大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总结评估,修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开展基于信任的科学家负责制、“揭榜挂帅”、经费使用“包干制”等科研项目管理改革试点,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出台文件破除“唯论文”……我国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呈现出规模持续攀升,高价值转化不断涌现的喜人局面。

       技术转移转化体系不断形成

       作为我国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的重要“推手”,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建设正加快推进。2020年5月,科技部、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十四五”期间,将推动创新能力强、科技成果多的高校普遍建立技术转移机构,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各项政策措施,提升转移转化服务能力,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大幅提升,力争实现“全覆盖”。

       同时,考虑到各高校的不同情况和成果转化的不同形式与特点,《意见》提出设立内设机构、与地方联合设立专业化机构、全资设立公司等3种主要的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模式,

       对外公布的《意见》政策解读还提出,要在高校培育建设一批示范性、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促进高校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水平整体提升。

       数据显示,目前已认定的453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中,依托高校建立的机构有134家,教育部也于去年首批认定47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此外,将全面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2021年2月,科技部批复支持海南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目前,科技部已批复建设了河北·京南等10个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总的来看,这些地区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方面各有特点,通过示范区建设,对加快区域新旧动能转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不仅如此,科技部还组织开展科技成果直通车,建立科技成果常态化路演机制,筛选并线上线下路演高质量科技成果170项。科技部组织编制《国家技术转移专业人员能力等级培训大纲》及相关教程,强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管理,为全面复工复产和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提供了有效支撑。按照“揭榜挂帅”的工作要求,组织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集中发布重点需求230项。

        在此基础上,我国技术交易市场迎来了蓬勃发展。据科技部火炬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549353项,成交金额28251.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48%和26.13%。而从技术合同成交额看,在2016年时刚刚突破1万亿元,到2019首次突破2万亿元。把时间线拉得再长些,1984年开始登记技术合同时,成交额只有7亿元。仅从数据上看,30多年来成交额增长了3000多倍。

        技术交易额持续增长

        近些年我国技术交易额持续较高速增长,源于我国长期稳中向好的经济发展态势,说明了市场对技术的旺盛需求。同时,也折射了我国技术要素市场建设的深化。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在技术要素方面,着力激发技术供给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是激活产权激励,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并行推进职务成果“三权”改革和所有权改革试点。二是激活中介服务活力,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

       一系列改革剑指目前我国技术要素市场存在的“供需技术要素流动受体制机制阻碍”“高质量供给不足、科研与应用脱节”“技术经纪的市场化程度低、专业化人才缺失”“配置效率不高、要素流通不畅”等深层次问题。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进一步出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技术要素市场,《行动方案》提出了包括“提升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力”“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等具体任务,为推进技术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提供了工作落脚点。

      《意见》和《行动方案》从国家层面为深化技术要素市场的市场化配置,促使各地技术市场实现“破冰”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南。

       发展技术要素市场,最关键紧迫的是,要形成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的机制,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

        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过去一年,上海技术交易所探索适合技术要素流通配置规律的交易规则和交易产品;深圳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探索;海南试水技术要素跨境便利化流动试点,建设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西安围绕硬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建设新型技术要素市场……

       科技部火炬中心印发的《2020年促进技术市场发展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要点》显示,企业日渐成为技术要素配置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与此同时,技术要素与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加快集聚融通。技术、人才、资本作为重要的创新要素和生产要素正在加快融合发展,技术要素对资本和人才要素的牵引及配置作用不断增强,资本要素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价值发现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显。

       当下,一大批技术转移机构与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了技术转移基金,支持早期技术成果的验证、中试和熟化,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资本化的新机制新模式,极大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成功率,提升了技术转移机构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可持续性,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业良性发展。

 

高品质服务

一对一,服务贴心周到,价格公开透明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一站式手续办理,完成交易流程

全程跟踪服务

随时沟通客户,助力通过

专家级指导

专业的谈判及指导,一对一经纪人

资深服务团队

专业诚信,优质高效,严格风险把控与告知

平台保障全程服务

专业顾问一站式一对一引导服务